中國農工民主黨 ( 簡稱農工黨 ) 是以醫(yī)藥衛(wèi)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lián)盟特點、致力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政黨。主要創(chuàng)始人有鄧演達、黃琪翔、章伯鈞等。
歷史軌跡
1927 年 5 月,國民黨左派領導人鄧演達在上海主持召開第一次全國干部會議,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 1931 年 11 月,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國干部會議,改黨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推舉黃琪翔為總書記。 1947 年,在上海召開第四次全國干部會議,改黨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選舉章伯鈞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 1949 年 9 月,農工黨代表彭澤民、郭冠杰、李士豪等出席政協(xié)第一屆會議,參與制定《共同綱領》,章伯鈞任交通部長。農工黨分別于 1949 年、 1951 年召開第五、六次全國干部會議。 1958 年 11 月,將全國干部會議改為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1979 年、 1983 年、 1988 年、 1992 年、 1997 年分別召開了第八、九、十、十一、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歷屆領導人和主席為鄧演達、黃琪翔、章伯鈞、彭澤民、季方、周谷城、盧嘉錫;現(xiàn)任名譽主席盧嘉錫,主席蔣正華。
今日農工黨
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農工黨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積極參政議政,對國家的經濟文化建設和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的改革和振興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為促進改革開放發(fā)揮積極作用。
農工黨的發(fā)展范圍以醫(yī)藥衛(wèi)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以大中城市為主和有一定代表性人士為主。農工黨目前在除臺灣、西藏外的全國 30 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立了地方組織,有黨員七萬三千余人。
農工黨中央機關分設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咨詢服務部、調查研究部、黨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等 6 個職能部室。
農工黨主辦有中央機關刊物《前進論壇》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