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等院校分以下幾類:4年制綜合大學和單科大學(醫(yī)學院和牙醫(yī)學院為6年制);4年制的教育大學(師范學院);2年制的專科、廣播函授大學和電視大學;以及2~4年制相當于大學的各類學校,如護士學校和神學院等。
截止2003年4月,韓國共有各級各類高等院校1390所,在校生3558111名。其中包括大學169所(國立24所、公立2所、私立143所),在校生1808539人;研究生院1010所(國立158所、公立13所、私立839所),在校生272331名;專門大學(大專)158所(國立7所、公立9所、私立142所),在校生925963名;產業(yè)及技術大學20所(國立8所、私立12所),在校生191656名;另有11所教育大學(均為國立),在校生23552名。韓國每萬人大學生占571人、成人人口中大學畢業(yè)生占17%,其中,25~34歲占23%、35~44歲占19%、45~54歲占11%、55~64歲占8%.
韓國教育法及有關法令規(guī)定,所有公立或私立高等院校均須接受教育人力資源部的監(jiān)督。教育人力資源部負責處理學校招生名額、師資審核、課程設置、學位審議以及規(guī)定統(tǒng)一課程等事務。大學校長和董事會董事的任命亦須經(jīng)教育人力資源部批準。教育公務員法對教師基本資格也作了具體規(guī)定。
高等教育機構在組織課程方面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權。但根據(jù)教育人力資源部法律規(guī)定,各大專院校的學習應包括普通和文科教育課程,其中有國文、至少兩門外國語、哲學入門、文化史、一般科學理論和體育等基本科目。
韓國的大學入學競爭歷來十分激烈。教育部自1981年起著手對大學入學考試制度進行改革,1993年采用了新的招生制度,對考生的高中學業(yè)成績及國家會考的分數(shù)進行通盤考慮后確定其入學資格。據(jù)了解,目前約有30余所大學仍舉行附加的入學考試。在決定考生是否被錄取時,其高中畢業(yè)成績占一定的比率,該比率因各招生學校的錄取標準而略有不同。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改革問題是現(xiàn)在韓國社會的焦點之一,韓國政府從2002學年度開始實行新的大學入學招生辦法,即綜合學生高中生活記錄簿(在校期間的綜合成績)和會考(修學能力考試)結果,通過校長推薦和大學面試招生。
韓國2年制的專門大學(即初級職業(yè)學院,其前身是為初中畢業(yè)生開設的5年制技術學校)共有158所,在校生925963名,主要分農業(yè)、技術、護理、環(huán)境衛(wèi)生、漁業(yè)、航海和藝術等幾大類。其中在漁業(yè)和航海專門大學,除兩年正規(guī)課程外還要進行六個月的航海實習課程。護理專門大學則為3年制。
韓國政府在行政和財政上積極支持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計劃。目前,韓教育部已與世界上約80個國家簽署了關于代表團交流、學者交流、留學生交流、語言教學、合作研究等各項內容的雙邊教育交流協(xié)議,并積極參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經(jīng)合組織(OECD)和亞太經(jīng)合組織(APEC)的多邊國際交流活動。韓國政府還積極鼓勵和支持外國高等教育機構開展韓國學研究,為培養(yǎng)相關領域的教師及授課提供贈款,促進學者交流,為研究和出版籌措經(jīng)費并提供材料。截止2000年為止,韓已同世界上35個國家的180多所大學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此外,政府還支持和鼓勵國內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同外國大學的相關科系開展學術及文化交流,并與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國簽署了青年交流項目,每年邀請和派遣百余名大學生及青年教師來韓或出訪,旨在增進青年對國際社會的理解,加強與世界各國在文化、科學、社會等領域的交流。從70年代末至今,韓國政府還耗資近300萬美金,資助百余名高級科研人員及大學教授赴海外學習和研究國外先進科學技術。
近年來,韓國放寬了有關出國留學的政策。從前出國留學僅限于大學生、研究生以上程度,現(xiàn)在初中畢業(yè)生也可出國學習。為了鼓勵和支持海外留學,韓國政府還設立國費獎學金(國家公派)項目 。